
今年九三阅兵上,那东风-61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第一次亮相,可不仅仅是中国战略核武的又一大步,感觉就像一颗重磅石子扔进了华盛顿的决策圈,立马引发了美国关于陆基核力量怎么升级换代的激烈讨论。
最近,美国《Interesting Engineering》网站专门写了一篇文章,专门关注这款导弹。文章说,许多美国军事专家和智库已经明确建议五角大楼,重新思考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方案。他们觉得,只靠发射井的办法既花钱又有风险,而公路机动发射的性价比和存活能力,越来越受看重。
这场争论的导火索,就是美国“哨兵”导弹计划遇到的困境。作为冷战时期“民兵”3导弹的替代重点项目,“哨兵”本该承载美国陆基核威慑的重要责任,但实际上却屡次遇到阻碍。上个月,美国政府问责局发表报告,明确指出空军在“民兵”3向“哨兵”转换过程中,技术整合落后、供应链不稳定、项目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频发,整体进度比原计划推迟至少18个月。
五角大楼也坦言,这个项目正遭遇高额超支和进度上的巨大压力——原本预计的部署时间一拖再拖,结果预算差距越攒越像滚雪球似的越变越大。
要知道,“哨兵”虽然沿用了“民兵”3那套固定发射井的布置方式,但它不直接用民兵3那个老式的发射井,而是要新建一批发射井,这就让资金需求变得更加庞大了,更别提导弹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了。
这样的局面让美国国内的疑虑声越来越多,也正因为如此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重新考虑PUBLIC道路机动的方案。
一方面,成本方面的问题挺严重的。发射井的建造和维护简直像个“吸金怪兽”:每个发射井都得做抗核打击的加固处理,配套的地下指挥中心、通信线路、安保系统啥的花钱可不少;而且一旦搞定,要后续升级和改造,花的钱也是不少。
另一边儿,时间上的事情也让人头疼。发射井的建造需要很长时间,从选址、勘察到施工、验收,再到导弹的部署和调试,基本上要折腾好几年,甚至十几年。现在“哨兵”计划出了点延误,要是还死抓发射井这个套路,不光让咱们的陆基核武库更新变慢,还可能让咱们和潜在对手在技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大。
更要命的是,在卫星侦察和精准制导武器越来越厉害的今天,固定发射井的存活能力也让美国的专家们开始担心不已。
东风-61用的是固体燃料导弹,通过公路机动发射的方式,不用修建那种昂贵的固定阵地,也不用在发射前临时补充燃料,导弹一直存放在发射筒里,可以随时转移和发射,部署成本方面确实划得来,而且生存能力也还算不错。
实际上,美国早在冷战那会儿就试过搞机动式导弹,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,为了应对苏联的核威胁,美国启动了“侏儒”公路机动洲际导弹的项目。这款弹道导弹射程达1.1万公里,可以携带上百万吨级别的核弹头,装在专门设计的抗冲击重型越野车上,在公路网络中能迅速机动起来。那时候,美军算过,“侏儒”导弹的生存几率,比起固定发射井的方案,高出了好几倍呢。
但是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,美国失去了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,加上国内的预算缩减,再加上国会对机动部署后勤繁琐的担忧,这个“侏儒”项目在1992年正式宣布结束了。
从那以后,美国就专注于发射井的“舒适区”,觉得没有对手能有效威胁到美国本土,这些牢不可破的发射井完全满足了需求。
近年来,中俄两国的“机动化核力量”发展得挺迅猛,开始让美国的信心有点动摇。俄罗斯大量部署“白杨-M”和“亚尔斯”公路导弹,可以在西伯利亚那辽阔的森林中隐蔽机动;中国的东风5C、东风-31BJ,还有东风-41、东风-61陆续亮相,更是形成了“陆基机动+固定发射”的双重核威慑体系。这些变化让美国内部那些“机动派”的声音又重新活跃了起来。
支持公路机动的美国一些专家觉得,当前的战略局势已经不一样了——把“哨兵”导弹安在可以在公路上灵活调动的发射车上,用重型卡车拉着在西部偏远的荒漠或山地里跑,部署起来比以前快多了,成本也可以降低不少。这样一来,根本不用像以前那样等新建发射井耗那么长时间。
对美国来说,西部那一大片荒无人烟的地带,正巧是公路机动导弹车发挥作用的好地方,能让陆基核力量分布得更零散一些,这样一来,整体陆基核力量面对打击时也更加难以全部抵御。
不过,公路机动方式在美国国内也引发了一些质疑。反对的人觉得,动员部署得需更多人手和补给支持,一个机动营的规模,比那些固定发射井部队的人数还要多,因此,长期下来,花费未必少掉。再加上,美国西部一些地区冬天挺冷,容易结冰,这样一来,导弹车的机动可靠性可能会受到影响。
东风-61带来的美国内部争论,本质上其实是美国陆基核力量遇到的“路线抉择”:到底是继续大把投入,搞好固定发射井,还是重新考虑公路机动的方式?这一路走来的选择,不光关系到美国陆基核力量的未来走向,还会对全球战略的平衡产生影响。
目前,“机动派”虽然声音越来越大,可要让政策真正转变,可还得经历不少难关:“哨兵”计划已经花了不少钱,要是突然转弯,之前的投资就算打了水漂;国会对“机动部署”预算的掌控性也还有疑虑;军方自己还得时间解决后勤和指挥上的难题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东风-61的亮相,已经让美国没办法再忽视“机动核力量”的重要性了。
51我要配资,股票杠杆网,成都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